关注动物致伤,守护生命健康
2025年11月14日~16日,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承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协办的"2025年动物致伤防治学术大会"在湖北武汉圆满举行。这是我国动物致伤防治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年度学术盛会,旨在汇聚领域权威,共享前沿知识,推动合作创新。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陈庆军教授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张险峰局长,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名誉会长李宗浩教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会长王传林教授,湖北省预防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吴廉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沈波教授等领导致辞。国家荣誉称号“人民英雄”获得者、湖北省医师协会会长、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教授也莅临开幕式,并发表《不忘初心》主题演讲。
大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动物致伤防治领域医务工作者,以及相关各界人士1500余人参会。
主持开幕式
致辞
致辞
致辞
致辞
发表《不忘初心》
主题演讲
2025年动物致伤防治学术大会共征集了论文16篇、病例56篇和科普作品49篇,本次大会开幕式上也为2025年度获得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同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新晋团体会员单位进行授牌。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被动免疫制剂在狂犬病和破伤风的防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大会备受瞩目的《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与《破伤风暴露后预防被动免疫制剂应用专家共识》也在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两项专家共识的发表为临床精准防治提供了关键支持。
专家共识发布仪式
权威云集:共议医防融合新体系
大会主题报告由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张克云教授主持,主旨报告内容从宏观策略到技术前沿,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学术引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传林教授深入阐述了“践行医防融合,构建我国动物致伤科学防控新体系”的宏伟蓝图。随后,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殷文武教授分析了“消除狂犬病:挑战与对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狂犬病疫苗工作组组长郑灿军教授则对“我国狂犬病疫情形势”进行了深度分析。
聚焦前沿:五大分会场共绘防治新蓝图
本次大会设立的五大分会场,系统性地呈现了动物致伤防治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实践思考。
狂犬病防控分会场围绕精准防控策略展开研讨,对《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进行了解读,并深入分析了我国狂犬病暴露预防现状与应对策略。
破伤风防治分会场系统分析了我国破伤风防治现状,重点探讨了王传林教授团队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的突破性研究,并就发病机制、疫苗与被动免疫制剂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常见动物致伤防治分会场聚焦多元伤害应对,议题涵盖人工智能赋能动物致伤防治、蛇伤救治规范临床落地、重症蜂蜇伤急诊处理等前沿领域。
动物致伤防治经验分享分会场侧重体系构建与一线实践,内容涵盖动物致伤门诊建设、医防协同机制创新、护理质量目标管理等主题,为提升基层防治能力提供了扎实支撑。
各分会场的深入交流共同构建起动物致伤“防、治、研、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锚定民生构建全域防护网
在大会总结环节,王传林教授指出,在业界同道的共同努力下,专家共识、团体标准、诊疗规范及指南等相关标准成功发布,为规范动物致伤、狂犬病和破伤风等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权威指导。他呼吁全体从业人员积极落实相关标准,持续提升科研能力,为持续优化相关标准提供理论基础。大会在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中顺利闭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内容充实、交流深入,为学科发展与临床实践注入了新动力。大家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将成果落实于一线,携手推动我国动物致伤防治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 本号原创的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内容的版权均归“动物致伤”公众号(ID:gh_d02567b37878)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小助手,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本文内容仅为科普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诊断。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 欢迎将内容分享至朋友圈,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在看"支持!
快速查找周边犬伤门诊
添加小助手更多交流
